□疑古与释古
一个流行了八十余年的伪命题
——对张荫麟“默证”说的重新审视………………………………………………彭国良(1)
古书成书和流传情况研究的进展与古史史料学概念
——为纪念《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八十周年而作…………………………………谢维扬(2)
顾颉刚史学与历史符号学
——兼论中国古史学的理论发展问题……………………………………………李幼蒸(3)
“古史辨”派、“二重证据法”及其相关问题
——裘锡圭先生访谈录…………………………………………………裘锡圭 曹 峰(4)
顾颉刚先生与考古学……………………………………………………………………江林昌(4)
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曹 峰(5)
“禹是一条虫”再研究…………………………………………………………………吴 锐(6)
———————————————————————————————————————
□文史新考
语:一种古老的文类
——以言类之语为例………………………………………………………………俞志慧(1)
《仪礼·士昏礼》用雁问题新证………………………………………………………胡新生(1)
今本《竹书纪年》纂辑考…………………………………………………………………张富祥(2)
———————————————————————————————————————
□学林春秋
臧克家与毛泽东…………………………………………………………………………臧乐源(1)
臧克家与作家王希坚、王愿坚…………………………………………………………乔植英(1)
我的导师张政烺…………………………………………………………………………孙言诚(6)
———————————————————————————————————————
□左翼文学问题
“转”而未“变”
——关于鲁迅“向左转”的深层分析………………………………………………张 宁(2)
左翼文学思潮和世界华文文学…………………………………………………………黄万华(2)
“左联”组织结构的构成、缺陷与解体
——“左联”的组织传播研究………………………………………………………张大伟(4)
苦难的变迁
——红色经典文学中的诉苦运动…………………………………………………王 琳(4)
从启蒙到革命:中国浪漫主义的嬗变…………………………………………………陈周旺(6)
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中心冲突……………………………………………王卫平(6)
———————————————————————————————————————
□当代学术纵览
近年来国内哲学研究状况检讨
——一个有限的观察和评论………………………………………………………何中华(3)
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
——评20世纪的中国乡民艺术研究……………………………………………张士闪(3)
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跃 进(5)
文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
——近年来文学热点问题透视…………………………………………张 毅 王 园(6)
2006年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评述……………………………………………祁国宏 许 结(6)
———————————————————————————————————————
□人文前沿
从实践出发:开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新视域…………………………………何 明 吴 晓(3)
特约评论人语……………………………………………………………………………曾繁仁(3)
区域·结构·秩序
——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美]萧凤霞 包弼德等(5)
特约评论人语……………………………………………………………………………刘志伟(5)
———————————————————————————————————————
“宛转相承”:骈文文句的一种接续方式………………………………………………杨 明(1)
环绕唐五代诗格中“势”论的诸问题……………………………………………………巩本栋(1)
雅正:唐太宗礼乐文化观和文学思想的核心…………………………………………赵小华(2)
肉死象之白骨:唐修《晋书》中小说史料的“细节”意义……………………………刘湘兰(2)
性别:文学研究的一个有效范畴………………………………………………………乔以钢(2)
汉代图画人物风尚与赞体的生成流变…………………………………………………郗文倩(3)
1920年代末文学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与唯物史观文学论的兴起…………………程 凯(3)
离别之痛:《离骚》的意旨与篇题………………………………………………………姚小鸥(4)
先秦“文言”的文化成因及其阶段性发展………………………………………………周远斌(4)
沈德潜在“诗教”原则下对唐诗的历史定位……………………………………………贺 严(4)
新时期新义衍生形成的多义词…………………………………………………………杨振兰(4)
闽台民间故事源流探论…………………………………………………………………何绵山(5)
论成仿吾的文学批评…………………………………………………………卜召林 丁燕燕(5)
———————————————————————————————————————
□审美文化研究
文学民族性身份的现代人类学还原……………………………………………………仪平策(3)
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曾祖荫 曾 新(4)
简论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马龙潜(5)
“探其本”与“第一义”:王国维美学之本及其现代性转型研究……………………戚真赫(6)
———————————————————————————————————————
□对话与批评
多维视角下七宝楼台的重构
——论叶嘉莹先生梦窗词的研究成就……………………………………………冯建国(3)
关于黄遵宪“新派诗”的评价问题
——读《谈艺录》对公度诗的评论…………………………………………………郭延礼(5)
———————————————————————————————————————
□域外文明
印度本土文化与全球化…………………………………………………………………姜玉洪(5)
———————————————————————————————————————
海外穆斯林商人与明朝的海外交通政策………………………………………………陈尚胜(1)
中日朝鲜通讯权之争与清朝外交政策的转变…………………………………………郭海燕(1)
论“吏民”的社会属性
——原“吏民”之二…………………………………………………………………黎 虎(2)
试论汉宋时期农村“计赀定课”的制度性缺陷…………………………………………陈明光(2)
论清代谥法………………………………………………………………………………潘洪钢(2)
关于乾嘉学派研究的几个问题…………………………………………………………陈祖武(2)
吴孟班:过早谢世的女权先驱…………………………………………………………夏晓虹(2)
略述清律的诸种同罪异罚及制订原则…………………………………………………冯尔康(3)
教会大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田正平(3)
何兹全先生的中国社会史观……………………………………………………………刘 蓉(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地区的敦煌寺院经济研究…………………………………明成满(3)
汉唐之间袁氏的政治沉浮与籍贯更迭
——谱牒与中古史研究的一个例证………………………………………………陈 勇(4)
宋人本朝军政体制论争试探……………………………………………………………范学辉(4)
中日近世商品经济观及其现代价值
——以石门心学和浙东学派为中心………………………………………………叶 坦(4)
元代宗教政策略论………………………………………………………………………任宜敏(4)
人口比例与秦代人口下降问题
——以刑徒墓的发现为例…………………………………………………………高 凯(5)
兰陵萧氏“皇舅房”之兴起及门风与家学述论…………………………………………王永平(5)
北宋五子的理学体系问题………………………………………………………………姜锡东(5)
从简帛看秦汉乡里的文书问题…………………………………………………………卜宪群(6)
《居延新简》所见“购偿科别”册书复原及相关问题之研究
——以《额济纳汉简》“购赏科条”为切入点……………………………………张忠炜(6)
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历史真相……………………………………………………………王晓毅(6)
西方财产观念的发展……………………………………………………………………刘 军(6)
———————————————————————————————————————
□本土话语
文化卫道与政治抉择
——以徐复观、钱穆为例的讨论…………………………………………………任剑涛(2)
文化还原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原创追求……………………………………………崔茂新(3)
《文心雕龙》为当代文艺学提供了什么………………………………………………戚良德(5)
———————————————————————————————————————
列维纳斯面对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
——当代哲学关于“存在论”的争论………………………………………………叶秀山(1)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辨析………………………………………………………………程志华(1)
从保罗与孟子的不同职分看基督教与儒学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赵 杰(1)
论朱熹《大学章句》的解释特点…………………………………………………………陈 来(2)
文本解读中的效果历史意识……………………………………………………………陈鸥帆(2)
孔子德论与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理路……………………………………孙熙国(2)
真实的虚拟与虚拟的真实
——利科对宗教的解读……………………………………………………………刘开会(2)
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宗教的辩证关系……………………………………赵 林(2)
超越二元对立
——论“纯”与“不纯”的辩证关系及其现实意义………………………………陈喜庆(2)
写本藏经的分期与特点…………………………………………………………………方广锠(3)
孟子非以禽兽喻杨、墨…………………………………………………………………苗润田(3)
现代性视域下的后形而上学……………………………………………………………车玉玲(3)
佛教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意识…………………………………………………………方立天(4)
从《庄子》、郭《注》、成《疏》看庄学“自然”义的歧异指向………………………李延仓(4)
中国早期地藏信仰状况考论……………………………………………………………尹 富(4)
关于西学东渐的经验教训
——兼论话语霸权与“失语症”问题………………………………………………王树人(4)
自由的现实存在的反思
——黑格尔社会批判理论评析……………………………………………………金 延(4)
告子的“生之谓性”及其意义……………………………………………………………丁为祥(6)
万有价值论
——以万有存在和谐共同体的名义………………………………………………刘长明(6)
综合思维方式与儒学是否宗教的问题…………………………………………………蔡德贵(6)
犹太释经传统及思维方式探究…………………………………………………………傅有德(6)
伦理神学与现代道德信念的确证………………………………………………………邓安庆(6)
———————————————————————————————————————
□儒家思想研究
现代视域中的儒家思想…………………………………………………………………唐凯麟(5)
现代文明难题与儒家美德合理性基础论证……………………………………………康 宇(5)
《论语》中的修养之道
——从文本形式进入的思考………………………………………………………张 涅(5)
———————————————————————————————————————
□乡土中国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王思斌(1)
论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条件、原则及运行机制………………………关信平(1)
“地缘维权”组织与农民工的权益保障
——基于对福建泉州农民工维权组织的考察…………………………江立华 胡杰成(1)
———————————————————————————————————————
□政治哲学与法哲学研究
抗拒的效力:从环境公民权到可持续公民权…………………[英]约翰·巴里 张淑兰译(1)
传统公民权的“生态挑战”
——从政治生态学看公民权理论……………………[英]安德鲁·多布森 郭晨星译(1)
西方环境公民权理论与绿色变革………………………………………………………郇庆治(1)
法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及诸种“法哲学”观批判………………………………………高懿德(3)
模式化悖论与比较制度优势
——以“苏南模式”变迁为例……………………………………………金太军 汪 波(3)
后福利国家社会政策发展的理论路径与现实选择
——基于“公民身份”的思考………………………………………………………李艳霞(3)
论欧洲移民问题的成因…………………………………………………………………宋全成(4)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政治排斥问题分析………………………………………李景治 熊光清(4)
走出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困境………………………………………………………赵慧珠(4)
论政府责任及其限度……………………………………………………………………常 健(5)
福柯国家辖治理论评析…………………………………………………………………莫伟民(5)
马克思主义同前苏联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再探……………………………………赵明义(6)
单位体制下男女平等就业的政治过程及其局限性……………………………………武中哲(6)
———————————————————————————————————————
□动态与综述
“疑古”与“走出疑古”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刘秀俊(1)
“2006年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金汉波 陈雪香(1)
首届“崂山论道”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韩吉绍(2)
演化经济学方法论述评………………………………………………………商孟华 刘春英(5)
———————————————————————————————————————
·补白·
《文史哲》2005年度被三大文摘期刊转载篇次及比率均居同类期刊首位…………………(1)
赵鼎臣《竹隐畸士集》佚文考…………………………………………………………岳振国(2)
《文史哲》2005年度“名篇奖”揭晓…………………………………………………………(3)
“天将以夫子为本铎”中的“将”……………………………………………………………(4)
《文史哲》2007年总目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