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仪美学思想的两重逻辑——马克思主义美学低迷管窥
董宏
摘要:蔡仪的理论与实践,在不同时期既接近于革命意识形态,又与其有原则差别。但蔡仪运用革命话语系统维护学术地位,经营学术团队,使其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代表。在理论实质上,革命话语仅仅是蔡仪美学思想的表层特征,形象崇拜则是其美学体系的内在逻辑,形象思维论是其理论逻辑的核心内涵。蔡仪形象思维论的哲学基础是物本论前提下的形式主义美学理论,因此他对车尔尼雪夫斯基、前苏联美学及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批判是错误的。产生蔡仪美学思想的社会根源还在于其布尔乔亚化的生活体验。蔡仪式的逻辑体系与革命话语的矛盾二重性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物本论美学、“马克思主义”实践存在论美学、“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美学等美学思潮中有集中体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革命;形象;逻辑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