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0—24日,“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在澳门理工学院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澳门理工学院和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内地、台港澳地区及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近60位知名学术期刊主编、专家学者,就“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与战略”、“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和“华文社科学术期刊与国际化”等议题展开了充分研讨。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文化教育部部长徐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代主任何丝雅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向大会致贺。
澳门理工学院李向玉院长在欢迎辞中指出,澳门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以及澳门理工学院的办学方向,都为学术刊物提供了良好的办刊条件。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仲伟民教授代表研究会致辞,称此次研讨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在致辞中赞许《澳门理工学报》堪称办刊经典。澳门理工学院副院长殷磊教授、秘书长陈伟翔博士也参加了会议。
在大会报告中,《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朱剑指出,《澳门理工学报》“总编视角”专栏聚焦于期刊体制改革和数字化转型等重大问题,为推动各方达成共识作出了独特贡献,其成功尤其得益于该刊独特的环境和办刊人特有的人格魅力。《澳门理工学报》2011年改版后发展迅速,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2014年度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行榜中,转载率及综合指数排名均跃居全国高校学报的第六位,被称为高校学报中的一匹“黑马”,甚至有人提出了“《澳门理工学报》现象”的说法。《澳门理工学报》总编辑刘泽生从澳门的人文学术环境、学院理事会的全力支持、学术界期刊界专家学者的厚爱、热心的作者和读者群体、高素质的编辑团队等角度,归纳了学报近年来影响力持续攀升的原因。
《新华文摘》原总编辑张耀铭提出,必须重建期刊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则指出,“核心期刊”不应僭越学术评价功能,但仍值得学术评价合理借鉴。《四川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原祖杰强调,应当重视学术期刊“交流与对话”这一被忽视的基本功能。加拿大《文化中国》杂志执行主编张志业指出,当以“学术本位”和“华文本位”构建华文学术期刊的主体性。德国《华裔学志》主编魏思齐、台湾清华大学《清华学报》原主编徐光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人研究国际学报》执行编辑游俊豪等,也立足自身办刊经验,对期刊国际化问题作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