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历时6个月的严格推举和评审,《文史哲》2010年度“名篇奖”于近日揭晓。赵敏俐先生的《论七言诗的起源及其在汉代的发展》(载本刊2010年第3期),张金光先生的《关于中国古代(周至清)社会形态问题的新思维》(载本刊2010年第5期),在八篇推荐篇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本刊2010年度“名篇奖”。
评审专家认为,赵敏俐先生的《论七言诗的起源及其在汉代的发展》一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七言诗的节奏韵律分为“二二三”节奏,并以之为基础,深入分析七言诗与四言体、楚辞体、民歌谣谚等文体的关系,找到了七言诗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基因,解决了学术史上的一大难题;同时也揭示了七言诗在汉代不发达的原因。此文分量极重,对今后继续研究七言诗的起源及汉代七言诗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对于张金光先生的《关于中国古代(周至清)社会形态问题的新思维》一文,评审专家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该文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形态问题的重要论文。首先,文章所构筑的理论体系,自成一家之言,在学理上有很大的创新,较之西方话语,体现出理论上的中国气象。其次,文章所提出的“国家权力中心论”、“地权本体论”,作为文章的立论基础,发前人所未发,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再次,文章所提出的周至清末历史时段的“社会形态四期说”,论据扎实,言之成理,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文章对于扭转学术研究“碎片化”的趋势,端正学术发展的方向,也有示范作用,因而其学术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文章本身。
“《文史哲》年度名篇奖”设立于 2003年。其目的在于提高《文史哲》的学术质量,争创国际汉学名刊。该奖项每年评出上一年度在《文史哲》上刊载的学术质量最高、社会反响最好的文章1~3篇,每篇文章给予10000元的奖励。